看完了《世界微型小说荟萃300篇》,东野茵陈编选,1992年3月第1版,5月第2次印刷。忘了什么时候买的这本书了,只记得原来曾经下过两次决心要把这本书看完,结果第一次看完日本部分的就没往下看,第二次看完了新加坡部分的时候就搁下了,本来是想在春节假期把这本书看完的,结果还是要往后拖,嗯,不过这回总算是坚持下来了,我倒不是想通过这种阅读来锻炼我什么或者证明我什么,实际上现在看完了我也没有多少收获。这本儿书字儿太小、行太密,而且每一页都印得很满,是为了省纸么?我这儿还有两本儿《鲁迅小说全集》和《鲁迅杂文全集》也是这种字儿小行密页面印得太满的“省纸书”,甚至连页眉、页脚、页边框都没有,每次看到那两本儿我就觉得挺可怕的,现在经过这本儿《荟萃》的折磨之后,我就更心虚了。不过现在的书给我感觉又太费纸了,看上去挺厚一本儿,实际上没有多少字儿,还几乎篇篇儿都有幅挺大的图,还卖得特贵。哎,要不就是我这样的读者太难伺候了?这点我觉得《咬文嚼字》杂志做得挺好的,2010年的他们编辑部为了满足近视眼的朋友,特别增大了字号,而且还针对标题、版式请了相关专家进行策划、设计,力图做到让读者感觉花钱看他们杂志是一种享受。而且2010年的《咬文嚼字》也确实较以前的各年刊本都看起来更舒服,更漂亮,更让我喜欢,当然价钱也贵了,原来2块钱一本儿,现在3块钱了。我还是喜欢铅字版或木刻版的那种书,字迹清晰,行距自然,墨色丰满,纸张润滑细腻,翻动清冽有声,让人爱不释手。最近几年的印刷版、照排版,虽说很多使用了钢版纸铜版纸,但那种字迹浮于纸面的样子,没有触感,总让我感到轻浮,不敢信任。

  这本书收集的作品水平良莠不齐,300篇里,我感觉还有点儿意思的不会超过40篇儿吧。大多摘自20世纪80年代的期刊、报纸,也有90年代初的,还有一部分摘自各种短篇小说集;国家包括除了中南部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之外的世界各国,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南美、北非,其中我感觉总体水平较高的国家有日本、法国、美国,水平较低的国家有苏联、英国,其他国家要不就是收集作品太少,一两篇儿,看不出总体水平,要不就是说不上好坏,给我没什么印象。中国如果在这个集子里没收集蒲松龄的小说,那基本上说也是总体水平较低的了。有各国的作品,也就大概能够看出各个国家对小说都采取什么看法,以及各个国家的叙述表达的大概习惯如何。不过呢,这里有一个局限性,就是这些小说只能说明在80年代时中国通过翻译引进的国外作品的水平,也就只能代表当时中国的小说欣赏的口味了。有很多好作品这里没有选,即使是当时也有出版的,里面选登的作品大多是知名度比较高的,有些是在中学课本儿里当作课文的。

  东野茵陈定义微型小说就是那种比短篇小说还要短的小说,不过这本书里收的作品得有一半儿据我看都是短篇小说的篇幅。或许是有很多国家根本就没有微型小说的写作呢,但为了照顾到世界各国,让读者什么都看看,东野在编选的时候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吧。现在网络上的很多小说,包括我认识的很多水平不错的中青年作者在网络上文学论坛里发表的小说,大多都是微型小说,也就是前几年讨论网络文学时人们挂在嘴边儿的“快餐文学”。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吧,近十几年通过网络的历练和交流,我感觉现在的微型小说要比80年代时的那些所谓名作要好看得多了。这说明一种文学的成长、成熟,是一定是要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才能做到的。我的一个朋友,笔名叫“Bee”,去年去重庆就是他接待的我,就是专门写微型小说的,大部分可以称得上是“袖珍”,自己出了一本儿集子《呓语症》送给我,我还没看,只看过以前他在网络上发表的那些,我记得我在“橄榄树”上还为他做过一期专栏,嗯,他的作品水平要放在这本《荟萃》里那就可说是数一数二的了。最起码Bee很明白自己是在写小说,他知道什么是小说什么不是。

  这本《荟萃》里大部分作品是叙事散文,即便是有完整情节而且也有想象假设的成分在里面,可写法都是散文的路数。这让我想起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的普遍面貌,我这里还有几本儿80年代的小说集,还没看,我这也只是凭印象说话的。那些语言美不美呢?美,几乎美得让人腻烦,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尽心设计的结构,都被那些漂亮的语言给耽误了。但如果不那么写吧,就会有人说这根本算不上文学,嗯,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执意要把小说跟“文学”划清界限。用字儿写出来的小说当然是文学了,但不是被我们小时候的语文教育闹得我们现在已经“曲解”了的那个“文学”。《荟萃》里不少作品说得不好听点儿,就是中小学生作文儿,现在有点儿脑子的中小学生都不会那么写作文儿了。

  原来我还没感到80年代中国文学的那种恶趣味,也许是时隔太久了,留下来的都是些好印象吧,现在又翻出来当年的意识形态小说翻译作品看,那段时间确实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前几天我看到几篇儿怀念80年代文学创作风潮的文章,提到了一些作家和一些作品,但也仅是个别的,当时大部分的文学创作还是附庸风雅的,形式主义的,虚伪的,没怎么动脑筋的。不过刚改革开放,人们追求健康的文风,对真正的美还处于陌生、生涩的认识阶段,我是能够理解的,不过小说艺术已经高度发展的现在还要去追念那个时候的半吊子叙述,我就不能接受了。关键是这种怀念会限制人们对小说艺术的探索和欣赏,它除了让我又一次感到那个时代呆滞的烙印之外一无所长。

  同时我还挺为现在小说艺术发展的大好形势感到高兴,虽然人们仍然在挣扎在摸索,有些是默默无闻的,有些是想惊天动地实际上仍然默默无闻的。现在的媒体要比80年代丰富得多,有专门的推理小说杂志、乡村小说杂志、商界小说杂志等等,不是说发表了什么作品就会有多大的影响力的时代了,不像当年一部《渴望》《雪城》在电视上一放映,就家喻户晓,会被编进相声里进行调侃的年代了。现在的网络上几乎每天都会诞生一部长篇小说,50多篇短篇或者微型小说,文学与名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了,这样的文化环境下,人们才会把小说回归到小说在文学中的本来位置上去,只是想让大家关注自己所讲的事情,而不再去重视那些涂脂抹粉儿的假招子了。甭别的,就说现在网络上那些灌水,我看就有好多要比这本《荟萃》里的名篇有味道,有水平。同样是三两句话不怎么长的文章,那小说滋味就很好了。

  下面是两句闲话。

  微型小说和中长篇小说所用的思维方式迥然不同,欣赏的角度也大相径庭,这就跟一件巧妙精致的工艺品与一个庞大复杂的建筑物之间的区别一样,同样都是玩意儿,或许花的人力物力精力还差不多呢,不能因为都叫“小说”就一概而论的,也不能因为篇幅长短不一样就厚此薄彼的。

  这段时间我知道我周围不少人还保留着阅读的习惯,我原来还悲观的以为21世纪中国人基本上已经不看书了呢,不禁感到很惭愧而且很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