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文笔很像是七格的。

2009-12-22 10:07:21来源: 编辑:郝颜


哥特式的梦
引言
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用电影来比喻的话,这哥们就相当于——科恩兄弟与塔可夫斯基杂交、朴赞郁与布莱松野合、波兰斯基乱搞爱森斯坦、阿伦诺夫斯基爱上黑泽明……TNND全齐活了。这段话引自云中博客。

开学了,在学校可没有电影看,于是抱着“啃”的意愿在看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看了一大半了,发现完全不是啃,是“嚼”,嚼得津津有味,口水流了一地。靠!《白痴》太好看了!黑泽明的《白痴》我也看过,老黑的作品从没让我失望,可是这次却失望得一塌糊涂,其实这电影不错,挺牛,调度很精妙,只是和原著一比,就没什么味了。其实黑泽明不用难过了,谁叫你老黑拍的是电影,而人家《白痴》是文学呢?况且还是陀氏的,这就让我想到一些问题,关于文学和电影的联系。我知道,现在中国流行在电影里找文学性,在电影剧本里找文学,把剧本当成文学,还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写什么类似于“他是一个不寻常的人,他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之类的电影文学剧本,天,怎么拍呀? 可电影里有文学么?文学真的能转成电影形式么?不妨以《白痴》来看看,注意,《白痴》的导演可是黑泽明,不过,老托的作品根本就拍不了。

首先,《白痴》的信息量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比如在第8章梅诗金公爵所讲的瑞士乡村玛丽的故事,在书中只有一章,占全书的三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光是这一章,时间跨度,人物的各种类型就足够用100分钟来好好拍部电影,文学的素材是文字,文字中有“10年,1个月,没有多久”这样的词语,这就为文学的时空自由大大地增加了砝码,于是老陀可以用这一章讲清楚梅诗金公爵在瑞士4年的事情,因为他只讲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人物的心理,这样的不多余的描述10几页已足够,因为他不用去讲那些细节,走路呀,交代环境呀,这些都是读者根据文字联想的。而电影不同,电影的本质是光声的记录,所以在屏幕上的就要是“真实”的,导演必须通过“真实”的时空感知和镜头间的各种联系以及各种细节来讲这个故事,这样就会用去很大一部分时间,因为必须在视觉上表达,就一定要逼真,没有了文学的联想性就要用画面讲清楚。有的人说可以用大段画外音或字幕来表示时间流逝或空间变化。但那样的话,谁还去看电影?不就是叫人把小说的内容念出来么?还不如去看小说,这样电影的独特就没了。

还有就是容量问题,一本小说,象《白痴》这样的长篇你不停地看是绝对一次看不完的,你不吃饭不睡觉不累?所以这样的长篇人都会一天看一点,不管是事隔几个月看一次还是天天看,小说内的时空是不变的。但电影不同,人要连续地看,一般的人看3个小时的电影已经很长了,可是,《白痴》3个小时绝对装不下,5个小时也装不下。所以,有人说电影的容量近似于中短篇小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还有就是陀氏小说中的叙事强度的风魔劲头,还有心理描写的深刻以及在不同人物叙述中来回穿梭的自由时空,我坚信,只有文学可以承载这种东西,电影不能。至于作者本身的经历,《白痴》更没法复制,陀氏被判过死刑,押过刑场,流放过西伯利亚,一辈子被癫痫缠着,还是神人尼采除了叔本华和莎乐美之外唯一看得上眼的人(最多算上马基雅维利,耶稣不参与讨论),即使老黑再神,也拍不出陀氏将自己经历融入其中并决心塑造文学领域除堂吉诃德外一个不同的“完人”的《白痴》。

想到这里,我发现根据陀氏作品改编的还有那么几部,黑泽明的《白痴》比较失败,布列松的《扒手》算么?如果算,也稍欠一点,维斯康蒂的《白夜》稍微好些,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中篇的《白夜》改编难度低些,第二是因为老维的水平确实很高。塔可夫斯基可能被认为是改编陀氏更适合的人选,结果《群魔》还没干完,老塔就西归了。直到现在,依然有人在打陀氏主意,不过照我看来,有能力稍靠谱的能改编陀氏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其实也别费力了,陀氏的作品根本就改不成电影。
突然又想到了很多名著都被改编过电影,《战争与和平》不怎么样,波兰斯基的《雾都孤儿》算是少有的好作品,《傲慢与偏见》还有《理智与情感》也不算什么。《城堡》也没了卡夫卡的独特,《布拉格之恋》总显得肤浅,前段时间看了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被好莱坞改编了,天呀,跟肥皂剧一样了!当老马的自由被好莱坞陈规一改,一切都完了,照我看,好莱坞还是继续拍漫画和哈利波特好些。。。暗物质系列都别去糟蹋了!

我突然想到很多根本无法改成电影的文学,比如卡夫卡的〈城堡〉,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比如陀氏的〈白痴〉〈罪与罚〉〈卡拉马左夫兄弟〉,比如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们还是让文学的归文学,电影的归电影吧,他们都是独特的。别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