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

方壶斋

“吃饭”大概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词了。在秘鲁,这个词甚至表示中餐馆或者一种中国饭和当地饭的混合变体。当然它在那里的写法不是chifan, 而是chifa。

中国人的吃饭可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其社交的功能远远大于生理的功能。这个道理中国人都懂,根本没有必要谈了。

在蒙特雷半岛,没有几家中国餐馆,却有很多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很多都在一个单位工作,平时都很忙, 中午午饭时间只有一个小时。要下馆子,一般都得晚上下班以后。不过这个单位也有让人放松的时候。 每到这个时候,不成文的习惯就是把午饭的时间可以拉长一点。每到这个时候,下馆子去吃饭,就成了一景。为什么说是一景? 那就是前面说的僧多粥少的情况。没几家中餐馆,却有很多中国人。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总会在一家餐馆里看到众多的来自这同一个单位的中国人,有的时候颇为壮观。

因为是在工休的时间出去吃饭,一般来说,结帮出去的,都以工作组为单位。好招呼呗。同一个办公室里,几个人坐着,随便一说就成了。如果需要打电话找人,那不是调了办公室的在找原来的同事,就是彼此别有交情的。 但是这种现象在中午还是少。中午出去仍然是以工作组为中心的时候多。

蒙特雷半岛的中餐馆有十来家,但时常挂在嘴边的就那么几个:长城,中国城,李师傅,大包肥,湘园。 还有一家在老课本里很有名,叫东海楼。 八九年前去过一次,再也没去过。后来去的中餐馆,大都是包肥。当时去是为了吃那里的炸酱面。

包肥几乎是中国人中午吃饭的最爱。 包肥餐不用等,而且中午的比晚上便宜。东海楼,大包肥,湘园这三家都在一条街上而且相隔不远,但是大多数中国人都去那两家包肥。想多吃点花样的就去大包肥。觉得吃不了那么多的就去湘园,稍微便宜一点。想图近的还可以去中国城饭馆,也是包肥。

当然中国人吃饭也不限于包肥,不限于中餐馆,更不限于工作时间。如果只在工作时间跟同事吃饭的,那这位的人缘怕是差了点。不瞒您说,俺老方就是这么一位。惭愧,惭愧,就不细说了。

在非工作时间,本地的中国人去吃中国饭的地方常常超出了蒙特雷半岛。那就是开车到圣何西的大华超市或者火锅城去大朵块颐。跑得再远一点,那就是旧金山了。旧金山有家广东早茶,是这里不少人青睐的地方。在蒙特雷工作的中国人,以女性为多。积极跑圣何西吃饭的,则以年轻女性为多。大概是她们年轻,还不必忌口。上岁数的,恐怕兜里都揣着个血糖检测仪,那就不敢瞎吃了。

除了饭馆,老中们还有个吃饭的去处,那就是家里。看官您可能说:“废话,不下馆子不在家里吃饭上哪儿吃去?”且慢,我说的这个吃饭,不是肚子饿了的那个吃饭,而是肚子不饿的那个吃饭, 也就是社交型的吃饭。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在自己 家里搞这种社交型吃饭的。一般的家,如果住房面积只有100平米左右,是搞不起聚餐的。100来平米的房子,顶多够请三四个人。想要搞一个聚餐,住房面积最少也得不小于1500,1600, 1700平米吧。我来蒙特雷十年,有幸沾别人的光,到一个中国同事的豪宅家吃过一次饭。那个中国同事的家,楼上楼下的回旋余地就大了。吃饭的人,可以这儿一堆,那儿一堆,边吃饭边聊天。还可以手里端着饮料,走来走去,像西方沙龙一样。

to be continued